首页

上海旖旎女王的玉足

时间:2025-05-26 09:50:33 作者:好评中国丨守护“千年瑰宝”,传承灿烂文明 浏览量:53582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彰显了对中华文明瑰宝的珍视与对文化传承发展的关切。龙门石窟,这座镌刻在崖壁上的艺术丰碑,穿越千年风雨,承载着厚重历史,生动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包容与自信。

  多元融合,见证文明交流互鉴。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多朝营建,是丝路古道上的文化明珠。这里,既有北魏“秀骨清像”的飘逸,又有唐代丰腴之美的雍容,展现中国石刻艺术演变。石窟中诸多西方特色装饰纹样,融会河西文化、鲜卑文化、中原文化等多重元素,见证着东西方文明、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石窟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并不断传承,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龙门石窟以石为媒,铭刻下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篇章,是中华文明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的有力见证。

  传承创新,焕发文化时代生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国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成效显著。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创残损文物虚拟复原及流散文物虚拟复位新模式,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搭建三维数据库、创新展陈方式、打造智慧文旅数字孪生平台,打开“云上龙门”小程序,足不出户领略石窟之美;伎乐飞天“动起来”,北魏乐舞盛景重现。从物质到精神,龙门石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自信,筑牢民族精神根基。龙门石窟历经千年而绵延不绝,经风霜而神韵不减,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精神标识。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还是当下国际性展陈与文化对话日益频繁,中华文明始终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不同文明。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到文化“新三样”走俏海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愈发深沉厚重。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未来。

  龙门石窟,是历史的馈赠,是文明的丰碑。它诉说着过去,启迪着当下,昭示着未来。在新时代,我们当牢记嘱托,守护好这一瑰宝,让古老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教育时评:汇聚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

3月5日,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前六周,苹果公司在中国的iPhone销量同比下降24%,在中国智能手机供应商中排名第四,市占率由2023年的19%下降到了15.7%。Counterpoint数据还显示,今年前六周,取代苹果销冠位置的,是机型更多、在下沉市场布局更广泛的Vivo。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财政部:财政资金“民生含量”不断增加

黑龙江省同江市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犹太自治州,位于黑龙江向北开放的前沿地带。同江口岸是松花江最末端港口,是集开放性、国际性、多元性于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是黑龙江省对外开放口岸中唯一同时具备水运、公路、铁路运输方式的口岸。

台湾相声团体来川交流中华传统曲艺:透过文化艺术感受两岸同文同种一家亲

来宾11月15日电 (韦鑫 刘维 王明三)11月15日上午,在广西来宾东糖迁江有限公司,随着第一车甘蔗倒入翻板机开始除杂,进而输送至破碎机、压榨机,经过澄清、蒸发过程后送入锅炉煮糖,最后通过分蜜、干燥处理,生产出细腻纯净的白糖,标志着来宾市2024/2025年榨季正式开始。

“数”看75载现代农业普新篇

这种营养丰富的“小众”主食,蛋白质可以媲美鸡蛋

毛宁:每年,拉美和加勒比企业都带着自己的特色产品,漂洋过海来赴“进博之约”,是进博会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除了你提到的拉美产品外,借助进博会等平台,洪都拉斯白虾、尼加拉瓜蜂蜜、海鲜等在中国有了知名度。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同多个中国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厦门—圣保罗”跨境电商空运专线开通,更多拉美产品进入中国消费者“购物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